时间:2022-12-18 15:28:42 | 浏览:10
点击右上角的红字,关注【村小农网】 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
碧螺春,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你知道碧螺春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宜饮用的吗?
碧螺春的饮用禁忌
1、饮冷茶: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2、空腹饮茶: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3、饮烫茶:太烫的茶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喝烫茶,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病变。另据外国研究显示,经常饮温度超过62℃的茶,胃壁较容易受损,导致胃病。饮茶的温度宜在56℃以下。
4、浓茶:浓茶含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引起头痛、失眠。
5、冲泡时间太久: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可能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因氧化而减少。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很不卫生。
6、冲泡次数过多:一般茶叶在冲泡三四次后就没有什么儿茶素了,几乎没有保健作用了。据有关试验测定,头泡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泡茶汤为30%,三泡茶汤为10%,四泡只有1~3%。
7、饭前饮茶: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8、饭后马上饮茶:茶中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
9、九忌用茶水服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鞣酸,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以上就是饮用碧螺春的注意事项了,各位可以收藏备用哟!
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关注三农,就点击关注村小农网!
闷热的梅雨天,一杯沁凉鲜爽的冷泡茶,简直就是对抗高温的神器!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出一篇关于冷泡茶的文章。今年写什么呢?思来想去,怎么泡都是老生常谈了,于是想到了测评!到底哪些茶适合冷泡?冷泡的茶水比到底多少合适?冷泡2小时、6小时、1
龙井龙井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得名于西湖之西一个叫“龙井”的泉池。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普洱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数百年来以“普洱”二字出名,普洱茶的名称,和布朗族先民有着密切
碧螺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茶叶香气特别浓郁,曾被称作“吓煞人香”。据传清朝康熙皇帝品饮此茶后,认为名字不雅,并赐“碧螺春”三字。自此洞庭碧螺春便名扬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宛如姐妹,素来并称。苏州有的,杭州也有,比如说茶,苏州有洞庭碧螺春,杭州有西湖龙井。每到春茶季,都有茶友争论两者谁更好,谁更贵,谁更鲜,谁更香……其实,它们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茶名由来相似“碧螺春”的由来,有
“明前茶,贵如金。”明前茶芽叶细嫩,滋味鲜爽,价格昂贵。往前推,还有分前茶。春分前采制的茶叶更嫩,价格更上一层楼。也有些老茶客偏爱雨前茶,觉得明前茶嫩归嫩,没什么滋味。每到春茶季,江南的茶客都会为此吵上一两次。正好洞庭碧螺春上市,咱们来聊聊
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洞庭碧螺春不发酵,性偏寒,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的东洞庭山与西洞庭山。是采摘鲜嫩芽头,经精选、杀青、搓团、显毫等工序制成,其成品茶具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显著特征。注意:不是所有的茶都叫洞庭碧
中新社苏州10月13日电 题:“小家”碧螺春,大有乾坤中新社记者 钟升苏州民间给碧螺春茶取了一个通俗而直白的名字——吓煞人香。不同于别处漫山遍野清一色茶树的种植方式,苏州人将碧螺春茶树与枇杷、杨梅等果树交叉种植,使茶叶天然地带有一丝水果的清
茶人听到“碧螺春”这三个字,也许会联想到碧螺春茶,碧螺春茶外形卷曲似螺,边沿上有细细的、白色的茸毛称之为白毫,许多茶都会有白毫,但是碧螺春茶白毫很多,所以在绿茶的茶品中以多毫来区分碧螺春茶,另外条索纤细也是它的一个特点。我们在品鉴碧螺春茶时
“春风又绿江南,碧螺翠翠弯弯”,又到了家家争说碧螺春的时节。说氤氲满城的茶香,也说那咋舌的价格。洞庭碧螺春为什么那么贵?贵的道理在哪?贵在稀缺性,也贵在手上。洞庭碧螺春,从采摘到炒制,全程手工进行,费时费力费心,难免让人破费。一杯江南味道,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是苏州太湖的洞庭东、西山,采用洞庭山碧螺春群体种鲜叶为原料,一年产量大约在200来吨,市面上的碧螺春有较大部分都是广西、四川采用碧螺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如果自己没有靠谱渠道而又想要尝试正宗碧螺春,可以选择三万昌、碧螺牌。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