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00:46 | 浏览:2269
春分一过,进入3月中旬,江南的气候回暖非常明显。空气中飘散着白玉兰淡淡的芬香,风一动,口腹之欲随之蠢蠢欲动。
野地里鲜嫩的荠菜顶开冻土,在暖阳下铺展茎叶;豌豆尖则早已出现在餐盘里,还有马兰头和香椿,等待有心人遇见,争当春日里的“第一鲜”。
每到此刻,春日里第一鲜,在我心里永远无法替换的,还是碧清鲜润的明前碧螺春。生活在苏州近二十年的我,对明前洞庭碧螺春情有独钟,要喝到真正的碧螺春好茶不是一件易事。
阳春三月,约了几位友人一起走进东山,游太湖,爬茶山,白灼香椿嫩芽、鲜摘荠菜炒蘑菇、皮糯肉烂的酱汁肉、清清爽爽的清炒虾仁,苏式精致美食有意未尽,此时一杯碧螺春上来。
青花瓷的茶碗中投入娇嫩茶叶,顷刻间一坠到底,而后只见茶叶悠然舒展、姿态娉婷,顿觉清香入鼻,春染碗底。刚靠嘴边,一阵独特的清爽花果香就扑面而来,喝上一口,犹如把绿意铺满舌面,鲜嫩让人恍惚间失了神。
这杯茶其实是去年的洞庭碧螺春,有着多年制作碧螺春茶经验的金老师说到,这茶是碧螺春为数不多的老茶树品种茶芽采摘制作,滋味确实比普通的茶更好,好茶,要到清明前后,“能喝到洞庭山当天鲜摘现炒制的碧螺春,才有真正的好口福”,春茶成了每年最期待的“春日鲜”。
其实早在唐时,喝春茶就已经是吃春的必选。所周知,苏州洞庭碧螺春则独特的清澈花果香名扬在外。苏州洞庭山里枇杷树、竹林、柑橘、杨梅依次排开,最下层才是悠然生长的茶树。
长满芽头茶树因为特殊的茶树种植方式,碧螺春的茶芽必须全手工采摘。炒制一斤好的碧螺春需要大约7万颗茶芽,也即是单次投茶量5克,就需要700颗茶芽,粗算起来双手在枝头至少700次摘取。
3月22日,8点不到驱车亲自到,碧螺春的原产地西山茶园采摘,每一颗茶叶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确保每一颗芽叶都能做出好茶,真的要喝到最鲜嫩的明前洞庭碧螺春,不仅仅是成本高,还得靠机缘。
洞庭山真正喝到老茶品种,老茶这个小叶群体种,所产无多,滋味醇厚,但发芽期晚,一般要到清明前几日才可以采摘。
真正的花果香须得是头采一嫩芽一嫩叶,芽尖鲜爽、嫩香,而嫩叶内含物质丰厚,相辅相成间,茶汤才可独具花果香韵,鲜爽饱满,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