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18:53 | 浏览:1021
洞庭碧螺春,绿茶类传统历史名茶,自清朝见诸记载以来传承至今,产于太湖东部苏州市吴中区的洞庭东山半岛和西山岛。
“铜丝条,蜜蜂腿”“蕴含花香果味”,这是民间对洞庭碧螺春的生动描述,形容其外形细紧似铜丝,满披茸毛似沾满花粉的蜜蜂腿,香味独特。
名称的由来
#1
康熙赐名说
早年,每到早春茶芽萌发,洞庭东山采茶姑娘们就结伴上山采茶,采下的芽叶放进围在腰间的布兜里,早晨上山,中午才能下山,布兜里的茶芽在体温作用下开始微微发热,散发出扑鼻的花香,姑娘们惊呼“吓煞人香”!由此人们就将此茶叫做“吓煞人香”茶。
据《苏州府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来到太湖,巡抚宋荦献上此茶 ,深得康熙赞赏,问及茶名,觉得不雅,欣然赐名“碧螺春”,从此以后,碧螺春就作为贡茶年年进贡朝廷。
#2
地名说
相传自古洞庭山上就有茶,细嫩,甘香,俗称“吓煞人”,尤其以产自碧螺峰的最好,因此得名“碧螺春”。
#3
爱情故事说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洞庭西山有一位美丽善良爱唱歌的姑娘,叫碧螺,洞庭东山有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渔民,叫阿祥。
在与湖里一条危害黎民、要霸占碧螺姑娘的恶龙的搏斗中,阿祥斩除了恶龙,却身负重伤,碧螺姑娘感念恩情,四处采集草药,悉心为阿祥疗伤。
在阿祥搏斗流血的地方发现了几株小茶树,采下嫩芽回去熬成汤汁,清香扑鼻,阿祥喝后神清气爽,很快恢复了健康。
因为是碧螺姑娘发现并采制的而得名。碧螺春茶名副其实,“碧”,色泽银绿隐翠,茸毛披覆,“螺”,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春”早春采制。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模式
碧螺春的原产地位于太湖东部,湖水环绕,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由于太湖水体调节作用,春夏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光照充足。这里多低山丘陵和山坞,缓坡浅坞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植被茂密,适宜多种温带果树和茶树生长。
洞庭东西山的农民勤劳智慧,善于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种植果茶历史悠久,桃、梅、李、杏、杨梅、枇杷、板栗、柑橘、银杏、石榴,一年四季鲜花常开,硕果不断。
茶树栽在果树下、梯田边,在果树树冠覆盖下,沐浴着散射光、漫射光,生长量不大,有效物质特别是香气成分积累丰富,芽叶细嫩柔软,香味蕴含花香果味。
这种果茶间作的种植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洞庭山是古老的产茶区,茶树栽培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长期人工栽培和自然淘汰的结果,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特有的有性群体茶树品种,当地人称之为“柳条茶”、“竹梢茶”。
顾名思义这个品种具有窄长的芽叶形状,这是制作碧螺春细紧外形的基础,近年来,当地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农在这个有性群体种中选育出了不同发芽期、品质优异、性状一致的无性系良种。
碧螺春采制
碧螺春一般在春分前后开采,与大多数高档绿茶类名茶不同的是,碧螺春不采摘单芽,高档碧螺春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芽比叶长,芽长1.5厘米左右,一斤一级碧螺春干茶约有65000个芽。
#P1 拣剔
由于采得早、采得小,鲜叶采下后需要仔细拣剔,所谓“只只过堂”,去除鱼叶、鳞片、紫芽和杂质,这是洞庭东西山碧螺春炒制特有的工序。拣剔的过程也是摊青的过程。
#P2 高温杀青
传统碧螺春手工炒制在平锅或斜锅中进行,每锅1斤左右鲜叶。锅温180-200℃时投入鲜叶,以抖炒为主,双手翻炒,约5分钟左右。
#P3 热揉成形
降低锅温至75℃,抖、炒、揉结合,使茶叶在锅里热揉成条,约10分钟左右。
#P4 搓团提毫
继续降低锅温至55℃左右,反复握揉茶叶成团、趁热搓擦、抖开散热,约10分钟,促进茶条卷曲,茸毫披覆显露,这是碧螺春特征形成的关键工序。
#P5 文火干燥
保持锅温40-50℃,轻轻翻炒基本成形的茶叶,九成干时,静置薄摊于锅中,利用余温烘干,制成了含水率小于7%的碧螺春干茶。整个炒制过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抖揉搓擦”,一气呵成。
近年来,碧螺春传统产区开始了杀青、初揉、足干机械应用的尝试,部分实现机械加工,提高品质、提高效率、提高清洁化水平。
作者简介
张定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巡视员、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副理事长、第八届常务理事,江苏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理事长。现任中国茶叶学会监事长、江苏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
长期从事茶叶行政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参与、主持编制江苏省“七五”至“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和《江苏省茶叶优势产业规划》以及园艺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主持“江苏省名特茶加工机械化技术推广”、“茶树新品种引进与筛选”、“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等对全省茶产业整体水平提升有重要推进作用的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及江苏省农业科技推广奖二等奖等多项奖。作为副主编、篇章主编编写出版《江苏省志 园艺志》、《中国茶树品种志》、《中国名茶志》等书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和全国、海峡两岸等学术交流论文多篇。
审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王润贤教授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免责声明:
(一)福建科普公众号以向公众开展公益科学普及为宗旨,无任何商业目的;
(二)凡本服务注明 “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网页内容,其版权均属于原网或归属权利人。
(三)福建科普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主观意见。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公众号标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为“福建科普公众号”的稿件,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四)福建科普公众号的内容可能会使用来源于互联网的部分素材、元素,如果您对相关内容的版权问题存有异议,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茶色碧绿,茶形卷曲如螺,春天采摘,因此康熙帝赐“碧螺春”雅名,碧螺春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从茶叶属性上面来说,碧螺春是绿茶,一直以来也是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而且还是十大名茶的前几名。碧螺春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真正碧螺春茶名的由来 ,
十大名茶版本之一想要鉴别洞庭碧螺春有三步,先看是不是原产地,再看是不是原树种,最后看是不是原工艺。原产地:与浙江、四川碧螺春不同,洞庭碧螺春有固定的原产地,就是苏州太湖里面的洞庭东、西山。其中西山是湖中的一个岛屿,东山是伸入湖中的一个半岛,
(一)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1.满身毛:碧螺春满身白毫掩盖,评审上称为茸毛密布,按掩盖的程度即茸毛的密布程度区分茶叶的优次.2.铜丝条:这是指碧螺春茶叶条索紧细重实,冲泡时迅速下沉,不浮于水面.评审上称为纤细,是碧螺
学生党盼望寒假,上班族盼望春节,而一大部分苏州人在盼望明年的第一杯碧螺春!通常来说,碧螺春在3月份开始采摘,最晚是在谷雨采摘,采摘时间持续1个月左右。众所周知,从春分到清明期间采摘的碧螺春是最好的,因为清明前茶够得到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和
苏州本地产的洞庭(山)碧螺春茶作为名优绿茶的代表,在市场上一直名声在外,价格不菲。引得不少外地茶纷纷效仿,诞生了许多“外地碧螺春”。外地碧螺春和洞庭碧螺春价格相差悬殊,它们在口感滋味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在购买时怎么辨别?洞庭碧螺春我们做了一个
一杯茶细腻优雅,清香的碧螺春总能让人想起粉墙黛瓦的苏州,人们常说“清茶一杯也醉人,茶亦醉人何必酒。”碧螺春不仅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更是让苏州走向世界的“护照”!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58年农业部牵头组织的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
家有一宝,如沐春风。碧螺春可是苏州人的宝贝,清代文豪龚自珍曾评说:“茶以洞庭碧螺春为天下第一。” 碧螺春并不只是苏州才有,但只有苏州洞庭东西山出产的才被世人认可。据《太平清话》卷一记载:“宋南渡以前,苏州买茶定额六千五百斤(按:南宋以前苏州
有一种春雨,叫姑苏雨有一种春茶,叫碧螺春有一种珍贵,叫只生长在洞庭山有一种约定,叫明前第一茬嫩芽有一种鲜爽,叫一口春光醉风月不复归……不可复制的原产地,不可错过的明前茶一年一期,一期一会带着春天特有的活力,带着江南独特的温柔带着三月缓缓的微
眼看着,苏州就要进入冬天了,气候干燥湿冷,大家常常要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取暖,因此上火、便秘,甚至口舌生疮等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喝去火清热的绿茶,苏州的宝贝碧螺春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跟着冬天一起到来的还有湿冷天气,会极
坐拥洞庭碧螺春,苏州人对它的爱从未消退。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天了,还是有很多人每天早晚碧螺春,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冬天可以喝茶吗?”今天,我们通过科学的角度看看吧!碧螺春是绿茶,别名不发酵茶,即以采摘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不经发酵,直接杀青、揉捻
这一段时间苏州的疫情,让我一直在牵挂着哪里的茶——碧螺春。说起碧螺春的大名,很多人都听说过,也有很多人喝过。但你真的了解碧螺春吗?你喝的碧螺春是真的吗?碧螺春还有“吓煞人香”的香气吗?你真的了解碧螺春吗?碧螺春全名洞庭碧螺春,我国历史名优绿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3月10日下午,记者从苏州市吴中区举行的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茶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茶将于3月12日开采上市。今年的特一级洞庭山碧螺春茶产地均价在每斤7500元以上,保护区核心内50年以上老茶
碧螺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芽叶嫩、色泽鲜、香鲜灵的特点。产自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在碧螺春快要上市的时节,小白习茶记在此之际和大家分享一下,洞庭碧螺春的小知识。名字由来有一个说法是,康熙皇帝南巡时路过太湖,当地巡抚奉上当地的"吓煞人香"
碧螺春、蒙顶甘露两款茶,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傻傻分不清楚。前天苏州那边的朋友打电话咨询碧螺春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昨天四川朋友给我发消息说寄一些他做的蒙顶甘露。记得之前另外一个苏州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自己的碧螺春不够卖了,就会拿一些四川的进一些蒙顶甘
正宗洞庭碧螺春产地: 大家都知道正宗洞庭碧螺春出自于东山和西山这两个地方,但这两个地方产出的碧螺春也是大不相同的。 东山,一般有过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种在山上且黄泥土培养出来的碧螺春香气和口感是最佳的,而种在鱼池边或是马路边上的碧螺春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