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22:36 | 浏览:1205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来自苏州的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本次入选的名录堪称我国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相关习俗。
据了解,继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2020年3月13日,“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又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农业产品“国家级双遗”。
“四绝”盖世
碧螺春制茶技艺雅致、独特
碧螺春茶,俗称“吓煞人香”。后来康熙帝巡视江南时,对其颇为青睐,谓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便正式赐名“碧螺春”,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了解,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出名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明代有“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苏州茶,特别是碧螺春的题咏不胜枚举。清著名文人龚自珍更是盛赞“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足见其钟爱之情。
“谁摘碧天色,点人小龙团,太湖万顷水,渲染几经年。”自清代起迄今,洞庭(山)碧螺春茶蜚声中外,文人墨客,茶叶专家留下许多篇章。
苏州市吴中区位于太湖之滨,是历史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种植模式、优异的品质特色闻名全国。2022年全区茶园面积3.89万亩,产量383吨,产值达3.69亿元,其中碧螺春产量116.35吨,产值近2亿元。
作为非遗,洞庭山碧螺春茶采用纯手工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
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著称,碧色悦目、味淳甘厚;观碧螺之色,佳趣无穷。在杯中先注沸水,稍待片刻,投入茶叶,沉于杯底而不浮,唯碧螺春茶能之。
碧螺春茶树种植在枇杷、杨梅、桃树、板栗等十多种果树花丛中,果树覆盖率30%左右。茶果间作独特生态环境,孕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独特的花果香气品质特征,被誉为“茶中仙子”。
一千多年来的湖岛环境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独特的种质资源。洞庭山碧螺春茶所含的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等绿茶品质理化指标都很高,因而制成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味道鲜醇、口感优异。洞庭山碧螺春茶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500克特级茶有7万多个芽头,为全国名茶之最。
保护传承加足马力
碧螺春茶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苏州十分重视绿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目前项目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个,区级代表性传承人4个。
各类活动中也常见碧螺春的身影,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通过市民体验碧螺春制作、远赴沙特展示包括碧螺春在内的苏州非遗、在“相约北京 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推介碧螺春等活动,让碧螺春茶香飘向世界。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新闻发布会每年如期举行,介绍洞庭东、西山碧螺春产区产量、质量等相关情况,回顾、预计茶叶价格趋势,让碧螺春茶产业发展更规范。
吴中区多年以来持续加大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施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保护,强化品牌建设,注重茶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走宽了致富于农的特色发展之路。2022年,全区茶园面积3.89万亩,产量383吨,产值达3.69亿元,其中碧螺春产量116.35吨,产值近2亿元。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六。
至此,我市已成功入选
7个人类非遗项目
(图片来源:苏州市非遗办)
茶色碧绿,茶形卷曲如螺,春天采摘,因此康熙帝赐“碧螺春”雅名,碧螺春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从茶叶属性上面来说,碧螺春是绿茶,一直以来也是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而且还是十大名茶的前几名。碧螺春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真正碧螺春茶名的由来 ,
十大名茶版本之一想要鉴别洞庭碧螺春有三步,先看是不是原产地,再看是不是原树种,最后看是不是原工艺。原产地:与浙江、四川碧螺春不同,洞庭碧螺春有固定的原产地,就是苏州太湖里面的洞庭东、西山。其中西山是湖中的一个岛屿,东山是伸入湖中的一个半岛,
学生党盼望寒假,上班族盼望春节,而一大部分苏州人在盼望明年的第一杯碧螺春!通常来说,碧螺春在3月份开始采摘,最晚是在谷雨采摘,采摘时间持续1个月左右。众所周知,从春分到清明期间采摘的碧螺春是最好的,因为清明前茶够得到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和
一杯茶细腻优雅,清香的碧螺春总能让人想起粉墙黛瓦的苏州,人们常说“清茶一杯也醉人,茶亦醉人何必酒。”碧螺春不仅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更是让苏州走向世界的“护照”!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58年农业部牵头组织的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
家有一宝,如沐春风。碧螺春可是苏州人的宝贝,清代文豪龚自珍曾评说:“茶以洞庭碧螺春为天下第一。” 碧螺春并不只是苏州才有,但只有苏州洞庭东西山出产的才被世人认可。据《太平清话》卷一记载:“宋南渡以前,苏州买茶定额六千五百斤(按:南宋以前苏州
有一种春雨,叫姑苏雨有一种春茶,叫碧螺春有一种珍贵,叫只生长在洞庭山有一种约定,叫明前第一茬嫩芽有一种鲜爽,叫一口春光醉风月不复归……不可复制的原产地,不可错过的明前茶一年一期,一期一会带着春天特有的活力,带着江南独特的温柔带着三月缓缓的微
眼看着,苏州就要进入冬天了,气候干燥湿冷,大家常常要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取暖,因此上火、便秘,甚至口舌生疮等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喝去火清热的绿茶,苏州的宝贝碧螺春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跟着冬天一起到来的还有湿冷天气,会极
坐拥洞庭碧螺春,苏州人对它的爱从未消退。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天了,还是有很多人每天早晚碧螺春,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冬天可以喝茶吗?”今天,我们通过科学的角度看看吧!碧螺春是绿茶,别名不发酵茶,即以采摘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不经发酵,直接杀青、揉捻
正宗洞庭碧螺春产地: 大家都知道正宗洞庭碧螺春出自于东山和西山这两个地方,但这两个地方产出的碧螺春也是大不相同的。 东山,一般有过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种在山上且黄泥土培养出来的碧螺春香气和口感是最佳的,而种在鱼池边或是马路边上的碧螺春就相
本人一直以为"洞庭碧螺春"产自洞庭湖,直到去苏州太湖东山岛旅游,才知道这么多年的错误认识。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
芷韵说茶张树昌,关注我,让你从茶叶小白快速成长为茶叶高手! 洞庭碧螺是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卷曲形炒青绿茶,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的东山和西山都是太湖中的岛屿,这里常年气候温和,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很适合茶树的生长。关于洞庭碧螺春茶
苏州人的精致是刻进骨子里的。老苏州人并不说“喝茶”,说“吃茶”。请人吃茶时哪怕知道对方一定会赴约,但还是会提前征求对方的意见:“阿要请奈来吃杯茶。对方欣然答应“好个”,这“吃茶”的事就算是成了。在苏州人眼中,“吃茶”的重心在“茶”,吃出彼此
2022年3月8日,是个好日子,即是女神节,也是苏州摘下星星的一天,同时,也是我们洞庭碧螺春开采的日子,今天小编家茶园第一天开采,记录一下!接下来东西山洞庭碧螺春会零星上市!采下来的未挑选的青叶2022年3月8日青叶挑捡挑捡好的青叶下锅开炒
苏州曾是全国四大花茶产地之一,苏派茉莉花茶香气芬芳、滋味鲜爽、清雅独特,“人间第一香”的名气一度盖过“吓煞人香”。苏州茉莉花茶制作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它作为制茶的原料。用作为,精选茉莉花,通过传统的窨制工艺,
苏州本地产的洞庭(山)碧螺春茶作为名优绿茶的代表,在市场上一直名声在外,价格不菲。引得不少外地茶纷纷效仿,诞生了许多“外地碧螺春”。外地碧螺春和洞庭碧螺春价格相差悬殊,它们在口感滋味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在购买时怎么辨别?洞庭碧螺春我们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