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寻茶记|实地探访,一杯洞庭碧螺春是如何诞生的?

时间:2022-12-18 16:23:04 | 浏览:1002

提到洞庭碧螺春,苏州人没有不知道的,什么康熙赐名、一斤6-8万颗芽头、茶果间植、吓煞人香……早已耳熟能详。至于洞庭碧螺春具体怎么制作出来的,恐怕耳闻的多,目见的就少了。上周洞庭碧螺春茶已经少量开采,我们去了趟东山,今天带大家看看洞庭碧螺春是

提到洞庭碧螺春,苏州人没有不知道的,什么康熙赐名、一斤6-8万颗芽头、茶果间植、吓煞人香……早已耳熟能详。

至于洞庭碧螺春具体怎么制作出来的,恐怕耳闻的多,目见的就少了。

上周洞庭碧螺春茶已经少量开采,我们去了趟东山,今天带大家看看洞庭碧螺春是怎么采摘,怎么挑拣,怎么炒制的。


采摘:凌晨打灯采茶


到了东山陆巷村,联系好的叶大姐带我们上山,去她家茶园转了圈。

叶大姐说,她家有几亩地的茶,现在茶刚开始长芽,采摘压力不大,一般早晨上山,11点左右下山,半天只能采一斤茶青。

采茶的叶大姐


等过几天,茶树爆芽,芽叶一下子长起来,天不亮就得上山采茶了,芽叶疯长的时候,凌晨两三点钟就得上山,头上带着灯也要采。

茶有“早摘三天是宝,晚摘三天是草”的说法,洞庭碧螺春对鲜叶的的嫩度要求高,一天不能耽误,不采茶青就老了,做出来的茶等级低,卖不出好价。

茶农上山干活带的炒青,鲜浓解乏


挑拣:一遍遍枯燥的重复


茶农上午采摘的鲜叶,下午就要马上挑拣,不能过夜,否则就不新鲜了。

茶农在仔细挑拣芽头

挑拣主要是拣去鱼叶、鳞片、老叶、空心芽、紫色芽、嫩茶籽、茶花等杂物。

因为现在采摘的都是头批鲜叶,用以制作等级最高的洞庭碧螺春,所以挑拣时只保留肥壮的芽头。

即使熟练的茶农,两三个小时最多也只能挑出一斤芽头。

剔除不用的鱼叶

手工初步挑拣后,还要用风选机再选一遍,吹去漏拣的叶片。

风选后,最后是人工翻拣,确保只剩芽头,没有叶片。

到此,整个挑拣工序才算完成。

挑好的芽头,一斤四两装成一篮,以备杀青。


炒制:技术活,也是辛苦活


高温杀青

杀青的锅温很高,我伸手摸了下锅沿,撑了两秒,烫得受不了,连忙拿开了。

炒茶大叔的手按在上面,似乎感觉不到一点烫,不知道炒多久茶才能练成这一双铁手。

一锅炒一篮芽头,一篮重一斤四两,炒成三两半左右的干茶。

倒进锅里后,炒茶大叔用手反复抛抖茶青。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哔啵哔啵的声音,那是芽头在高温下发出的脆响。

热揉成形

用手将茶叶沿着锅沿盘旋揉转,揉三四转,抖散茶叶,让水分散发出去,防止结团,防止茶汁沾锅。

看茶做茶,力气随着水分蒸发慢慢加重,将茶青卷成条形。

搓团显毫

搓团是形成碧螺春条索蜷曲和茸毛显露的关键一步,看起来简单,其实很考验手艺。

文火干燥

最后一步,把茶叶均匀摊在洁净的纸上,放锅里烘几分钟,蒸发掉水分,出锅后摊晾。

炒一锅茶需要30-40分钟,茶青不能过夜,所以经常要炒到半夜。

炒茶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

现在炒茶的茶农都在中年以上,少有年轻人继承这门手艺。

炒茶间隙,炒茶的大叔对我们感慨,年轻人都在城里工作,没人愿意干这些。

炒茶室里,早已填满了沁人心脾的香味,似花似果。

茶香的包围中,炒茶的大叔正擦着满头大汗。

我不禁想,等这批茶农老去,纯手工的洞庭碧螺春,谁来炒呢?

机械炒制,能达到人工的精细么?

还会那么香吗?

还能叫洞庭碧螺春吗?

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黄山毛峰官网张艺兴歌迷网今日财经网伟明环保A股贵金属行情网宏碁电脑评测网广安新闻资讯网龟峰山旅游攻略迈阿密游记海尔冰箱评测网清源山旅游攻略酒吧资讯网香奈儿奢侈品黄金大盘走势贵州村BA篮球网
洞庭碧螺春官网-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中国十大碧螺春排行有乐品乐茶、艺福堂、卢正浩、张一元、清承堂、茶小新、天福茗茶、蜜蜂天使、祁雅等碧螺春十大排名品牌官网为您提供碧螺春排行榜、螺春茶叶礼盒、云南碧螺春、碧螺春哪个牌子好、碧螺春十大品牌等相关资讯。
洞庭碧螺春官网 yunluyou.cn ©2022-2028版权所有